
运城博物馆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魏风街,成立于2013年12月,2016年7月1日向观众免费开放。运城博物馆占地38.07亩,建筑面积23570平方米,其中展览区面积15000平方米,文物库房面积5000平方米。
运城博物馆馆体建筑布局取“太极之意,星云之势,摇篮之形”,建筑造型为扎根于黄土高原之上的老树根。该博物馆基本陈列以“大河之东”为主题,由华夏寻根、馆藏珍品、盬盐春秋、地灵人杰、土木华章、条山风云6个历史专题展和运城农业、工业、城建和文化4个特色主题展组成。截至2019年8月,运城博物馆馆藏文物17691件,其中珍贵文物572件。
2013年12月,运城博物馆建成。
2016年7月1日,运城博物馆向观众免费开放。
运城博物馆占地38.07亩,建筑面积23570平方米,其中展览区面积15000平方米,文物库房面积5000平方米。
运城博物馆基本陈列以“大河之东”为主题,由华夏寻根、馆藏珍品、盬盐春秋、地灵人杰、土木华章、条山风云等6个历史专题展和运城农业、工业、城建和文化等4个特色主题展组成。
条山风云专题展 条山风云展区面积320平方米,分为“辛亥风云,革命中坚”和“革命星火,燎原河东”两个部分,反映了从辛亥革命到解放战争,在运城发生革命历史。 该展览通过56件革命文物、122张历史图片(表),辅以场景、模型、雕塑,结合声光电等展示手段,展示了河东大地革命文化。
| |
土木华章专题展 土木华章展区面积930平方米,以时代为主线,展示了运城古建筑。 该展区展示手法以建筑模型为主,辅以图表照片、原比例的壁画复原及多媒体技术。
| |
地灵人杰专题展 地灵人杰展区面积为600平方米,共分“千秋关圣”、“重臣名相”、“学苑文坛”、“艺林俊彦”、“名门望族”五大部分,从运城载入史册的2500余名人中选取24位河东先贤做重点展示。
| |
盬盐春秋专题展 盬盐春秋展区面积为430平方米,展现了运城盐池形成过程以及历代对盐池的开发、管理。该展区共分“盐池变迁”、“百业俱兴”、“晋商之源”三个部分。
| |
馆藏珍品专题展 馆藏珍品展区面积1020平方米,展示了运城地区藏品1000余件。展览分“铜器精华”、“石刻荟萃”、“泥火精灵”、“翰墨流芳”四个单元,通过文物集中展示,讲述了运城地区历史文化。
| |
华夏寻根专题展 华夏寻根展区面积1200平方米,展出文物500件,展示了4000万年前“世纪曙猿”、旧石器时代、新石器时代,到夏商周三代距今2200年的文物遗存。
|
条山风云专题展
条山风云展区面积320平方米,分为“辛亥风云,革命中坚”和“革命星火,燎原河东”两个部分,反映了从辛亥革命到解放战争,在运城发生革命历史。
该展览通过56件革命文物、122张历史图片(表),辅以场景、模型、雕塑,结合声光电等展示手段,展示了河东大地革命文化。
土木华章专题展
土木华章展区面积930平方米,以时代为主线,展示了运城古建筑。
该展区展示手法以建筑模型为主,辅以图表照片、原比例的壁画复原及多媒体技术。
地灵人杰专题展
地灵人杰展区面积为600平方米,共分“千秋关圣”、“重臣名相”、“学苑文坛”、“艺林俊彦”、“名门望族”五大部分,从运城载入史册的2500余名人中选取24位河东先贤做重点展示。
盬盐春秋专题展
盬盐春秋展区面积为430平方米,展现了运城盐池形成过程以及历代对盐池的开发、管理。该展区共分“盐池变迁”、“百业俱兴”、“晋商之源”三个部分。
馆藏珍品专题展
馆藏珍品展区面积1020平方米,展示了运城地区藏品1000余件。展览分“铜器精华”、“石刻荟萃”、“泥火精灵”、“翰墨流芳”四个单元,通过文物集中展示,讲述了运城地区历史文化。
华夏寻根专题展
华夏寻根展区面积1200平方米,展出文物500件,展示了4000万年前“世纪曙猿”、旧石器时代、新石器时代,到夏商周三代距今2200年的文物遗存。
运城博物馆馆体建筑布局取“太极之意,星云之势,摇篮之形”,建筑造型为扎根于黄土高原之上的老树根。
截至2019年8月,运城博物馆馆藏文物17691件,其中珍贵文物572件。
彩陶盆 该藏品产于新石器时代中期(前4000年—前3600年),出土于运城市夏县尉郭乡西阴遗址。该藏品高15厘米、口径35厘米、底径14厘米,泥质红陶,通体磨光。敛口,曲腹,腹部下收,平底。口沿下饰一圈黑色纹带,腹部饰有黑色圆点曲线纹。
| |
铜首铁身彩绘关公坐像 该藏品产于明代(1368年—1644年),长77厘米、宽52厘米、高116厘米 ,展示了关公戎装坐于长方形座上的情景。
| |
白玉簪子 该藏品产于清代(1644年—1912年),长15.2厘米、宽1.25厘米 ,色白,有骨白色沁斑。呈拱形长条形,一端上卷曲,阴线刻蝙蝠、团寿等纹饰,一端尖圆形状。 该藏品为运城博物馆于新绛县泉掌镇梁村征集而来。
| |
玉酒杯 该藏品产于清代(1644年—1912年),高3.2厘米、口径4.4厘米、底径1.5厘米,材质为青玉。直口,下腹弧形,平底。
| |
石抹子 该藏品产于新石器时代(前10000—前2000年),长11厘米、宽3.5厘米、高4.5厘米,出土于运城市夏县东下冯遗址。 该藏品材质为玉髓卵石,色灰黄,上部弧形,两边扁平。下部平面椭圆形,有磨光痕迹。
|
彩陶盆
该藏品产于新石器时代中期(前4000年—前3600年),出土于运城市夏县尉郭乡西阴遗址。该藏品高15厘米、口径35厘米、底径14厘米,泥质红陶,通体磨光。敛口,曲腹,腹部下收,平底。口沿下饰一圈黑色纹带,腹部饰有黑色圆点曲线纹。
铜首铁身彩绘关公坐像
该藏品产于明代(1368年—1644年),长77厘米、宽52厘米、高116厘米 ,展示了关公戎装坐于长方形座上的情景。
白玉簪子
该藏品产于清代(1644年—1912年),长15.2厘米、宽1.25厘米 ,色白,有骨白色沁斑。呈拱形长条形,一端上卷曲,阴线刻蝙蝠、团寿等纹饰,一端尖圆形状。
该藏品为运城博物馆于新绛县泉掌镇梁村征集而来。
玉酒杯
该藏品产于清代(1644年—1912年),高3.2厘米、口径4.4厘米、底径1.5厘米,材质为青玉。直口,下腹弧形,平底。
石抹子
该藏品产于新石器时代(前10000—前2000年),长11厘米、宽3.5厘米、高4.5厘米,出土于运城市夏县东下冯遗址。
该藏品材质为玉髓卵石,色灰黄,上部弧形,两边扁平。下部平面椭圆形,有磨光痕迹。
2017年1月,运城博物馆开展“辞旧迎新送祝福”主题活动。
2019年1月,运城博物馆开展“传承红色基因,汇聚强军力量”国防知识问答活动。
2019年4月,运城博物馆开展“杏花春雨话清明”主题教育活动。
《山河相依,窑火辉映——晋陕豫冀宋辽金元瓷艺》
该图录共收录晋陕豫冀四省宋辽金元精品瓷器208件,照片340张,对窑口瓷器的器型、胎土、釉色、装饰等做出了对比分析。
《大河之东——运城博物馆陈列与精品》
该书出版与2018年12月,收录了运城博物馆177件(套)文物。
《古河东·考古进行时》
该书取材于2017年6月运城博物馆举办的“古河东·考古进行时”展览,收录了展览的设计方案、展览实景、重要文物图片、重要遗址发掘人手记等。
2019年5月,运城博物馆公众服务部获得“山西青年五四奖状”。
运城博物馆位于山西省运城市魏南街与禹西路交汇处。
免费
周二至周日9:00至17:00(16:00停止入场)
乘坐运城市14路公交在运城中心医院站牌下车,或乘坐15路公交在御溪苑站牌下车。